美国提出乌领土切割分管方案,“新柏林墙”计划暴露丛林法则

近日,美国提出的乌克兰领土分割方案,正将这场持续三年的战争推向一个更具争议的转折点。特朗普政府特使基思·凯洛格抛出一项“柏林模式”分治计划,提议将乌克兰划分为俄控区(乌东四州)、英法“保障区”(西南部)及乌控区(基辅及北部),并在俄乌接触带设立30公里非军事区。若美俄达成协议,美国还将从波罗的海北约国家撤军。这一方案迅速引发国际震动——既被视作“冻结冲突”的尝试,也被质疑为大国瓜分弱国的现代版“雅尔塔协定”。

更关键的是,方案默认俄对乌东四州的控制,却让北约势力进驻乌西,这既触碰乌克兰“主权不可谈判”的红线,又刺激俄罗斯的安全焦虑——俄方甚至要求将赫尔松与敖德萨纳入管控区,试图扩大势力范围。

俄方对这一方案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赞同。这一态度不难理解,若该方案得以实施,俄罗斯在乌克兰的战略目标将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实现。而对于乌克兰而言,情况则截然不同。由于该方案牵扯到乌东永久主权问题,乌方很难接受。

乌克兰成为最大输家。分治方案不仅剥夺其对东部领土的实际控制,还将其国家决策权置于外部势力之下。泽连斯基多次强调“主权不可交易”,但美国中东特使威特科夫已公开暗示乌需承认领土损失,白宫更被曝在矿产协议谈判中以切断军援施压乌让步。

也有网友认为,乌克兰若不谈判就不会丢这么多土地,就不会面临被分割的局面,毕竟任何谈判都比战场上的损失大。然而,也有人持有相反观点,认为不分割就只能等着更多的土地被侵占,从当前形势来看,这或许已经是最好的选择了。

而对于这个方案,不少网友觉得英法高兴坏了,美国偷偷发财,俄罗斯如愿以偿,最受伤的却是乌克兰。一旦乌克兰签署这份协议,等待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可能只有一场持续百年的仇恨。更有观点犀利指出,分治实为美国平衡策略的延续——通过制造俄欧对立,巩固自身全球霸权。

俄罗斯高等经济大学分析师梅洛扬直言,分治或为俄乌开启“千年仇恨”埋下伏笔:乌东俄控区可能成为第二个德涅斯特河左岸,而北约驻军将刺激俄采取更强硬反制措施。

这场分治争议,暴露出国际秩序中权力政治的冷酷逻辑。当小国沦为大国博弈的棋盘,其命运往往不由自主。然而,历史也警示我们:1919年的《凡尔赛和约》以分割德国收场,却为二战埋下祸根;今日若强行切割乌克兰,恐将催生更不可预测的地缘动荡。或许,真正的和平不仅需要停火协议,更需要超越零和博弈的全球治理智慧。

我还没有学会写个人说明!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微信扫一扫,分享到朋友圈

美国提出乌领土切割分管方案,“新柏林墙”计划暴露丛林法则
嘿!有什么能帮到您的吗?
返回顶部

显示

忘记密码?

显示

显示

获取验证码

Clo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