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访客

交行半年报亮眼,稳健增长提速革新

访客 2025-09-09 11:44:20 1
交行半年报显示,业绩亮眼,通过“焕新”策略提速增长,稳健表现。

交行半年报亮眼,稳健增长提速革新

面对经济和市场的双重挑战,交通银行正在跑出自己的业绩“节奏”。

最新发布的2025年半年报显示,交通银行在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60.16 亿元,同比增长1.61%,在国有大型银行中排名第二;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333.68亿元,同比增长 0.77%,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双正增长的表现,在国有大行中亦很难得。

仔细翻阅交行的半年报可以发现,该行在2025年上半年业绩面貌“新点”、“亮点”不少。

集团客户贷款余额达到9万亿元,比去年同期多增1327亿元;结构上,对民企、对个人消费贷款增幅分别达到9.04%和18.06%,有力支持实体经济走稳走好。

科技金融方面,连续三年,全行科技投入占营收的比例以及科技人员的增幅始终保持同业领先位置。行内推行的数字化、智能化运营和高频交易AI授权改造等项目,推动月均营运授权的业务量同比下降70%。

同时,截至年中交行的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56%,较上年末上升7.62个百分点。

业绩增长韧性突出,落实政策和中央要求有力,且资产质量持续向好,交行是怎么把金融业务难点变成上半年的现实?他的半年报里还藏着什么未来业绩增长的“草蛇灰线”?实在值得仔细研究。

一、 盈利“韧性”凸显,各项业务齐头并进

今年上半年经济有个特点,一季度调整幅度明显,二季度在政策推动下企稳向上,最终实现了“稳中有进”的态势。但对银行业务而言,上半年的业务开展难度有所加大,体现在银行半年报上,就是整体利润负增长的银行家数比去年增加了不少。

但交行依旧保持着良好的业绩韧性,各项业务“量增质提”。整体业绩上,交行今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60.16亿元,同比增长1.61%。报告期末资产总额15.4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3.59%。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

而且交行是具体业务和子公司表现“全面开花”,整体都有表现。公司金融业务方面,期末存款余额达到5.05万亿元;公司类贷款余额5.93万亿元。境内行对公客户总数较上年末增长3.75%;当年融资新发放359.88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94%。

个人金融业务方面,期末个人存款余额达到3.96万亿元,贷款余额达到2.83万亿元,零售客户数2.02亿户,较上年末增长1.30%,私人银行客户数10.26万户,较上年末增长8.94%。重要客户对银行的认可度还在增加。

同业与金市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在上海清算所、上海黄金交易所代理结算业务量在市场排名前列。同时,期末金融投资规模4.42万亿元,证券投资收益率达到3.1%;集团理财产品时点余额1.7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18%;资产托管规模16.8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9%。

综合化经营方面:报告期内,子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45.61亿元,占集团净利润比例9.91%。子公司资产总额7847.31亿元,占集团资产总额比例5.08%,对集团整体贡献保持稳定。

总体看,面对上半年外部环境的种种挑战,交行的各项业务齐头并进,共同推动公司营收和利润稳中向好。

二、聚焦主责主业,五篇大文章篇篇精彩

而上半年,在金融功能性的落实上, 交行围绕主责主业,围绕写好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发力。

服务实体经济的力度从贷款结构上就可以看出。上半年交行全集团的客户贷款余额达到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18%。重点领域的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三大区域贷款增幅5.57%,较平均水平更胜一筹。

而在国家号召的重点领域和重点环节的支持上,比如境内行对民营企业贷款,增幅达到9.04%。境内行对个人消费贷款的增幅超过18%,大幅高于交行整体的贷款增幅。突出的结构特征,显示了交行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力度。

同时,在做实做细“五篇大文章”方面,交行也是重点突出,成果丰富。

科技金融方面:报告期末,科技贷款余额突破1.5万亿元,获贷企业数增幅11.12%。

绿色金融:报告期末,绿色贷款余额超过8,700亿元;绿色债券投资余额增幅30.02%。

普惠金融:报告期末,普惠贷款余额8,524.01亿元,增幅12.96%;尤其是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款余额的客户数增幅10.76%。

养老金融:报告期末,养老产业贷款增幅21.39%;银发客户AUM规模增幅7.31%。

数字金融:报告期末,数字经济核心产业贷款余额2,863.95亿元,互联网贷款增幅8.52%。

交行行长张宝江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交行对五篇大文章的落实有针对性的要求:科技金融要聚焦重点、打通堵点;绿色金融要先立后破、趁势而为;普惠金融,重点是要服务民生、提质上量;养老金融,要健全体系、增进福祉;而数字金融还要进一步积极探索,同时要注意安全。

事实证明,这些要求提出的针对性很强,效果也很突出。

三、强化风险防控,既减存量,也控增量

银行业是经营风险(管理)的行业,管好风险是所有银行业务开展的基石,管不好风险对于银行的业务工作来说就是“一票否决”。

在风险管理方面,交行上半年也取得了很不错的结果。报告期末,集团不良贷款率1.28%,较上年末下降0.03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09.56%,较上年末上升7.62个百分点。不良率下降、拨备率上升,这是资产质量稳中向好的体现。

另外,报告期内,交行也加快处置不良贷款的力度,期内处置不良贷款378.3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实质性清收203.7亿元,同比增长54.3%。

这还不是交行在风控工作方面的全部,交行高层在业绩会上提到,今年以来,针对现在在信贷上出现的新形势和情况,做了风险管理方面大量的工作:

一是加强对逾期贷款的管控,进一步健全从监测到催收全链条的风险管理链条,抓好日常的监测,对于临期贷款进一步加强监测、提示、催收,加强分析,提前介入。从源头端进一步优化对部分客户、部分产品的准入策略,力争对风险的管理能够实现从前端到后端的有效管理。

二是对重点的行业和区域进一步加大管控,进一步研判存量的业务风险,对于有些的授信政策及时地修订、完善;对于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政策导向下市场的运行、房企的趋势性变化,进一步的加强研究,统筹好各个区域房地产项目融资规划还有风险防控。

三是进一步强化数字赋能,深化AI的技术应用。在推动AI技术和风险管理的场景融合方面,能够提升风险管控的有效性和及时性,我们有信心来通过上述这些措施努力地来实现集团的资产质量保持稳定。

四、聚焦上海“主场”,身在“心”也在

身为在上海的国有大型银行,交行上半年在发挥“上海主场”优势,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方面也取得明显突破。

比如贷款方面,通过强化体制机制,进一步发挥上海主场优势,交行在上海的对公贷款的份额保持持续提升的势头,上半年实质性贷款增量排名市场第一。具体结构上,交通银行对公信贷的格局聚焦科技、绿色、基建等领域,有力支持了上海的经济建设。

同时,交行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央把交行总部放在上海的战略考量,围绕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发挥交行的特色和优势,提升科技金融能级,发挥金融市场交易优势,打造跨境金融和离岸金融特色,同时要落实好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服务好人民城市建设。

此外,交通银行也围绕上海产业布局和特色,持续加大资产业务投放和资源支持力度。报告期末,交行上海分行的贷款增幅10.88%,市场占比较上年末提升0.24个百分点。稳固金融要素市场活跃地位。报告期内,“债券通”交易量4,881亿元、“互换通”交易量4,912亿元,同比均实现大幅增长。打造跨境金融、离岸金融特色优势。报告期内,交行上海地区国际收支量1536亿美元,跨境人民币收付量9776亿元。

从种种数据看,交行不仅“身在上海”,也“心在上海”,服务上海主场建设成果累累。

五、向科技要“效率”,向数字要“结果”

在建设数字化新交行方面,交行在上半年也有重要进展,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交行不断建强数字基础设施与安全防护屏障,夯实数据治理与融合应用能力基础,持续提升科技赋能重点领域服务质效;

其中,报告期末,手机银行月度活跃客户数4912.28万户;买单吧月度活跃客户2659.97万户;开放银行开放接口6582个,累计调用次数超85亿次;云管家服务用户规模1070.55万人,较上年末增长9.41%,数字话运行已成为交通银行的重要亮点。

另外,针对数字化经营中心,交通银行今年推动了一项重大改革,围绕零售业务领域的数字赋能、直接运营和集中经营,打造新的管理体系。作为增强集团零售业务一体化经营能力的重要抓手,主要是以下三方面的作用:

一是强化直接经营,打造新的业务增长极。运用数字化手段加强零售信贷业务线上化直接经营,根据线上渠道客户的特征,结合画像,建立量-价关系的测算机制,设计差异化的策略。并对不同类别的客户匹配不同的渠道、不同的模型,突破以往经营手段在触客效率和转化能力上的局限。

在个人手机银行上,交行部署了模型策略,推动出额率、提款率较原本模式提升了67%和83%;电话银行渠道增加客户“事件式”营销线索的策略,产能较普通策略提升了近80%,上半年线上化直接经营的消费贷余额同比净增153%。个人手机银行应用AI模式,提升个性化的服务精准度,转化率提升2倍以上,手机银行MAU相比去年提升了将近10%。

二是强化基础能力的共享复用,加速线上与线下的融合发展。探索将线上触达、线下跟进的“快递小哥”式的营销组织模式,应用于个人经营贷业务。总行应用数据要素,挖掘有贷款意向的客户,通过手机银行、电话银行等不同渠道联络客户,上半年线上与线下协同,推动个人经营贷的余额较年初净增95亿元,触动了已授信客户的提款达到了121亿元。

同时,交通银行还提出强化集中运营,深化数字技术的运用,推动实现零售资产业务、风险集中、运营管理和前后台的投诉的闭环。集中运营的质效稳中有升,利用智能智检、智能核查、智能机器人等AI手段来赋能集中运营、客户服务的提质增效,来进一步释放一线产能。

从半年报可以看出,以“智”而行,科技制胜,交行的数字化运营“厚积薄发”,正在成为交行业务的一个重要支撑。

总体看,2025年的上半年,是交通银行进一步高质量发展的又一个阶段的起步,一个更有韧性、更能量、更有体系、更有科技含量的交行正逐步呈现在行业面前。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作者:访客本文地址:https://bmwqd.com/post/676.html发布于 2025-09-09 11:44:20
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品途网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